新闻动态
AI的螺旋式上升?今日头条AI掌门人马维英离职,“重返”清华从事培育科研工作
2020-07-29

作者 | 蒋宝尚

编辑 | 丛 末

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马维英离职,将到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任职,加入正在筹备该产业院的原百度总裁张亚勤团队。

对于马维英离职一事,字节跳动也做出了回应:“根据自己的兴趣,马维英选择到清华大学从事人才培养和科研相关工作,他同时还会继续担任字节跳动技术顾问。”

而作为2018年国内唯一一位入选TOP 100、在科技公司推动AI落地的产业科学家,马维英的离职,也正是当前AI研究与应用的跷跷板两极力量对比悄然改变的信号。

注:此榜单由Guide2Research 发布,最新的 2020 全球顶尖计算机科学家排名中,马维英位居中国大陆第二位,仅次于源码资本投资合伙人张宏江。

1

马维英:业界、学术两开花

马维英于1990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1994年和1997年分别获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7年博士毕业后,便加入了硅谷惠普实验室,从事多媒体自适应传输和移动因特网的分布式多媒体服务系统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惠普的主任研究员正好是张宏江博士(微软亚洲研发集团前 CTO 和工程院院长)。

两年后,张宏江看到国内有大好发展的机会,于是考虑回国一事。那时微软也刚刚在中国成立了第一所研究院,李开复担任第一任院长。

于是,在 2001 年,马维英拿到绿卡后,回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后,马维英发现当时整个团队的 12 个单一领域的研究小组已基本成立。

“后来者”马维英接手了无法分入这些小组的“杂牌军”,由于这些人员所学领域与 12 小组不太匹配,且人员数量较少,所以不足以形成独立的小组。

组员大多来自于不同的研究背景,这使得团队协作不太好进展。摸索一年之后马维英仍旧处于迷茫状态,因此不得不考虑换个方式去革新。

马维英曾在文章中写到:

既然组里拥有多领域人才——信息检索、数据库、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网页分析,不一而足,为何不换干脆开拓一个新方向,从多元领域上体现优势呢?我相信这群专业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一定能激荡出新的火花。我准备带领这群人在互联网搜索领域展开突围。

鉴于搜索领域所涉及的问题常常横贯多个领域,这使得他们这个多元的小组更容易发挥优势。马维英尝试将新的构想从一个领域引入另一个领域,促成跨领域的研究。

几年后马维英也感慨到,研究院的快速发展让很多研究人员在过去十年间成长起来,其中包括了李航(现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文继荣、张磊、谢幸、聂再清、刘铁岩等早期员工。如今他们已在各自领域里扮演着领头人的角色,也都拥有了相当规模的团队。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2017年,拥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头衔的马维英离开微软,加入今日头条出任副总裁,管理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

2018年7月1日,Guide2Research公布了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排名。马维英是国内唯一一位入选TOP100的产业科学家,全球排名86。

值得一提的是,将马维英将马维英介绍给张一鸣的,正是马维英的多年同事、在Guide2Research发布的TOP100计算机科学与电子领域顶级科学家中排名国内第一的张宏江。张宏江是源码资本的投资合伙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字节跳动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源码资本的第一笔投资就是给今日头条投资了500万美金,后来只要有机会也都会一直跟投。据左林右狸在对张宏江的采访中获悉,马维英加入今日头条是一揽子的安排。

马维英的业界经历非常丰富,学术成果也在“圈内”得到了认可,例如他开发的互联网图像检索系统Netra被其他研究人员广泛引用,并且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图像检索系统之一。马维英加入头条,很难说抖音的匹配是否与之相关,但时间上是能够对应的,马维英的加入与抖音算法快速成熟有暗合。

2020年7月28日,今日头条(字节跳动)印证,马维英卸任字节跳动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重返”清华(马维英毕业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从事培育科研工作。

2

重返学术:AI的螺旋式上升?

马维英于2017年应张一鸣邀请加入字节跳动,出任副总裁,三年后的今天,他离开企业,选择继续“教书育人”,无疑是对当前AI大牛纷纷重返学界这一趋势的印证。

这一趋势最早从吴恩达开始,随后李飞飞、张潼、张亚勤、贾佳亚等科学家也不断重返学校。还有最近一条新闻是:原来南京大学计算机系LAMDA实验室的博士生魏秀参,其在担任旷视科技南京负责人一段时间之后,重返到南京理工大学任教。

而在几年前,对应的正是AI基础研究者纷纷离开学术界,加盟工业界:代表性的标志事件是在2011年的NIPS大会上,Hinton接受了Google的邀请,正式加盟Google;此后Facebook、Amazon、Uber以及国内百度、阿里、腾讯、滴滴等巨头也纷纷跟进,而另一方面,产业界所能提供的海量数据以及资源投入对于AI研究者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他们也需要一个平台验证他们的想法,这也正是当时AI人才从学术界流向产业界的原因。

现在这些AI大牛从产业界重返学术界,有人将其视为AI科学家的“水土不服”,并进而得出“AI热度正在放缓”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科学家们在产业界检验了自己之前的研究之后,带着新的问题回到学术界开展新的研究。

例如,原腾讯AI Lab主任张潼在被问及为什么回归学术界时,他回答:“我最关心的是10年以后, AI能够在技术理论等方面实现重大的突破,并且自己能够在整个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贡献。” 而对于加入创新工场,张潼则表示:“我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希望这些学识成果能够跟产业相结合。”另一位AI大牛贾佳亚,在离开腾讯优图之后并未远离产业界,而是成立了一家创业公司思谋科技,以另一种方式做到连接学术与产业。

马维英在微软亚研的几位领导也是如此:微软亚研及工程院的几任历任院长,李开复创办了创新工场,以孵化器模式推动中国本土的科技与AI公司的发展;张亚勤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回归学术界并得到了马维英的襄助,“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沈向洋在担任清华大学兼职教授的同时,也还投资并担任News Break董事长;而进入投资界的张宏江,更是在以资本投票的方式践行着对AI的认知。这些顶尖人才的流动,无论是从学术界到产业界,还是从产业界到学术界,最终都是AI的进步。

3

OMT

由CCF与雷锋网共同举办的第五届CCF-GAIR大会将于2020年8月7日-9日在深圳召开。马维英是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CCF-GAIR大会的演讲嘉宾,并在“AI产业前沿”环节发表了题为“Building a new AI powered information and content platform”的演讲。这一环节的主持人,正是另一位AI大牛张宏江。

从2016年创办以来,CCF-GAIR大会立足于连接AI学术与产业界,一直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学术成果、新技术的交流、普及和应用,打造一个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本届大会上,也将围绕“AI新基建、产业新机遇”的主题,探讨AI学术与产业的交流与变化,敬请期待。

来源: AI 科技评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513548157303128&wfr=spider&for=pc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