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房地产两大“陋习”,为房企持续创利23年,始作俑者放弃已8年
2021-03-09

买房,很容易。几千块钱的工资,利用贷款,就能实现高杠杆撬动百万房产。

盖房,也一样。只要缴付了土地拍卖的保证金拿到土地,后续的土地出让价款就能用土地向银行抵押,房子起了框架后,还可以用预售的方式从购房者手里“借钱”。

买房、盖房以及卖房,都不是围绕着“房地产”本身,而是一个资本介入的过程。到底“谁玩谁”,就看谁的道行高了。

大抵上,购房者是“玩不过”房企老总的。

房地产的老总们一直都在说,房地产是不足10%的微利行业,但是每年福布斯排行榜上总会出现很多房企老板。其原因,除了动辄上亿数十亿的销售额的基数大,10%的利润已经足够“壕”而外。其实,更多的是房企能够接连不断地创造出一个接一个的10%。

拿地、盖房子,房企付出的精力也许不足10%,房企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和银行打好交道,如何把没搞好的房子预售的方式卖出去。拿到土地,银行支撑地生钱,房子盖一半,购房者支撑房生钱。一旦双方到位,房企就又有了足够的现金流去拿地,去盖房,然后再地生钱,房生钱……房地产由此进入了“钱生钱”的高周转快车道。

近日,有专家提议,剑指房地产两大陋习:一个是房产预售制度,一个是公摊制度。1998年房改以来,我们引入了房产预售制和公摊面积制度。这两个制度延续了23年,依旧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在当时的背景下,商品房预售制解决了商品房开发企业资金的不足,保证了房产供给,使23年前的房地产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同时,房产预售,降低了购房者购房的门槛。

然而,这就像硬币的两面,让购房者在尽快实现安居梦的同时,也刺激了房价,更把房地产“惯坏了”。

时至今日,按照专家的说法,商品房预售制度,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从房企转嫁给了购房者。与此同时,购房者的预付款失于监管,导致预付款项被房企挪用,最恶劣的结果就是开发商跑路,楼盘烂尾,购房人背着房贷无房可住。

这一点,在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也有所体现。

近日,铁口断房对呼和浩特的烂尾楼做了征集,除了众所周知的蔚蓝家园、内蒙古大商城等烂尾项目,老铁们还对十几个楼盘烂尾表示了极大关注。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房子还没盖好,却已经预售出去,房企后续资金不足造成的。

据了解,呼和浩特包括楼盘烂尾在内的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多达477个项目,影响38万户居民。

相比较于尝到了预售买房烂尾的苦,公摊面积的问题也被诟病良久。

我国目前的房产销售是以建筑面积计价的。而这里也把公共设施面积折合到了房价之内。而且,自己的房子给公共面积买单就算了,购房时的公摊面积却还存在着缺少限制性标准的弊端。目前,约定俗成的公摊面积是15%乃至30%左右,部分商品房的公摊面积甚至在30%以上。

铁口断房一位朋友在保全庄购买的loft公寓房,售价80余万元,开发商给出的销售面积是60余平米,而公摊面积却高达20平米。长长的走廊,就吃掉了1/3的购买面积。这还是由开发商给出的测绘面积,其到底有多少暗箱操作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公摊面积计算不透明,在卖方市场下,购房者并没有知情权,与之相反的是,房产公摊部分的收益却牢牢掌握在房企或物业手中。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发源自香港的“公摊面积”,香港本埠却在8年前的2013年摒弃了。香港放弃了“公摊面积”的做法,甚至没用“套内面积”,销售时直接采取了“实用面积”。

国内取消“公摊面积”和“商品房预售制”的呼声一直不断,部分省市甚至于已经开始了实践。

曾被誉为“烂尾楼之省”的海南,率先在2020年出台规定,要求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成为全国首个全省推行商品房现售制度的省份。房地产税试点地区重庆也出台了类似的预售制取消政策。

具体到呼和浩特,2021年2月,由于大力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项目,导致商品房上市大幅度增加,呼和浩特商品房上市面积同比上涨50774.83%。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环比下降;成交套数也是如此。对于房产预售制和公摊面积的问题,似乎还没顾上。

#呼和浩特房产#

来源: 百度 铁口断房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742579872868265&wfr=spider&for=pc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