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 由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二期节目于今晚20:00准时开讲。本期节目的话题是“‘伪冒银行’骗局套路深,新型电信诈骗需警惕”。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消保管理岗张志以案说法,从分析案例《虚假放贷的局中局》入手,对近两年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进行拆解,她提醒防范电信诈骗要“不听、不信、不转账”。
图注: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消保管理岗张志 据张志介绍,第一步,诈骗分子会在我们常用的一些网页中植入有关低息、放款快的贷款广告,一旦消费者点击、填写联系方式,诈骗分子就会通过改号软件,使电话号码显示为银行客服,致电消费者进行贷款营销。或者,诈骗分子直接通过改号软件随机致电消费者进行贷款营销。 第二步,在消费者表示有贷款需求后,诈骗分子就会添加消费者的QQ或微信进行后续联系,而诈骗分子的QQ或微信的头像、朋友圈内讯息等会显示伪造的银行logo、员工工牌、银行贷款业务的相关介绍,同时还会将伪造的资料发送给消费者。诈骗分子甚至还会建立群聊,让消费者将账户、身份证、虚假的贷款合同提供给所谓的“客户经理”和贷款审批“客服”。 第三步,伪冒的“客服”会发送伪造的放款通知书,然后以收款账户交易流水记录不足为理由,要求消费者向其提供的陌生个人账户转账,以增加流水记录,证实还款能力,同时还会承诺后续款项会原路返回。一旦消费者转账,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拖延回款时间,并且还会要求消费者向其他账户转账,以增加流水记录、加快审批速度,从而持续骗取资金。 第四步,诈骗分子以验证账户是否正常、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等为由,要求消费者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或者要求消费者提供账户余额的截图,同时向消费者发送并要求提供验证码。一旦诈骗分子获取了这个验证码,就会通过不法途径转出账户资金。还有一种方法,是要求消费者扫描他们提供的二维码,直接转账到一个陌生的个人账户。 “以上这些诈骗手法以及提供的贷款机构资料可以以假乱真,消费者难以辨别,如果防骗意识不强,并且根据对方的要求去转账之后,直到没有放款或者对方失联,转出资金无法回收,才致电银行核实,再去报警、报案已经晚了。”对此,张志提醒广大消费者要“不听、不信、不转账”避免上当受骗。 “不听”,是指切勿轻易听信网页或者收到的短信链接、电话当中的贷款渠道。可以通过如拨打官方客服电话、银行网点对外公示的电话来核实员工、银行的营业执照、公章、合同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在确认对方身份之前,切勿泄漏个人信息。 “不信”,是指切勿相信所谓的“刷流水、贷款保证金、低息、无抵押、秒放款”。据张志介绍,正规贷款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辅助资料,经过金融机构对资质的严格审查才能获得放款。 “不转账”则是指,凡是在放款前要求转账的都是骗术。正规的贷款平台和金融机构,肯定不会在放款前要求交纳任何费用。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中国经济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责任编辑:魏京婷) 来源: 中国经济网 http://finance.ce.cn/bank12/scroll/202106/23/t20210623_36665419.shtml?ivk_sa=1023197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