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有分析师认为,《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所展示出的大方向依然是做好能源保障供应和新能源共同发展的“齐步走”。 进入落实“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一年,国家能源局及时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能源局3月29日下发的《指导意见》,2022年,我国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增强供应保障能力,稳步推进结构转型,着力提高质量效率。 《指导意见》强调,在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的同时,也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其中,针对今年能源结构目标,《指导意见》指出,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2021年提出的11%占比数字,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进一步提升。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风光发电量占比的提升和市场预期是比较接近的,每年都提升一个多百分点。” 该分析师亦认为,《指导意见》所展示出的大方向依然是做好能源保障供应和新能源共同发展的“齐步走”。 能源供应结构持续转型 根据日前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而在能源保障和低碳转型方面,《规划》分别提出,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原油年产量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 于是,《指导意见》具体明确了2022年的相关数据目标。 其中,在能源生产方面,今年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保障电力充足供应,电力装机达到26亿千瓦左右,发电量达到9.07万亿千瓦时左右,新增顶峰发电能力8000万千瓦以上,“西电东送”输电能力达到2.9亿千瓦左右。 在结构转型方面,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7.3%左右,新增电能替代电量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2.2%左右。 “当前,增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依旧是首要位置。”前述分析师认为,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绿色低碳转型将是重点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要“以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首要任务,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具体措施包括三大层面: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输电通道规划建设。这其中,《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完成2022年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既定目标。而针对煤炭产能供应,《指导意见》表示,要统筹资源接续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有序核准一批优质先进产能煤矿。加快推进在建煤矿建设投产,推动符合条件的应急保供产能转化为常态化产能。 “煤电作为我国当前的主体性电源,在‘十四五’期间仍要发挥支撑性调节性作用。”首创证券认为,在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之下,未来我国煤价有望控制在合理区间。 风光发电占比稳步提升 截至“十三五”时期末,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 而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转型持续突破,新能源发电行业表现尤其亮眼。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年末公布的“年终成绩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风电、太阳能(000591)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事实上,衡量能源结构优化的一项重要参考数据则是发电量占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根据《指导意见》,今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进一步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印发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而在今年,这一比重将增至12.2%左右。 发电量占比的提升,离不开装机规模的增长。 《指导意见》明确,今年将继续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例如,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优化近海风电布局,开展深远海风电建设示范,稳妥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水风光互补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加强实施情况监管等。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是今年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 据悉,我国第一批近1亿千瓦规模的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集中在三北地区。对此,东方证券认为,第二批风光大基地更加关注消纳,结合基地周边已有的煤炭电源,利用火电的调峰能力,开展“火电+新能源”联合送出,故本批次更多以外送为主。 (作者:曹恩惠,费心懿 编辑:包芳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来源: 和讯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news.hexun.com/2022-03-30/2056140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