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到7月6日,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在深圳举办。 会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执行主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于非表示,预计到2030年,将有约70%行业企业使用AI技术,人工智能正加速向千行百业应用渗透。 于非演讲中。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安宇飞 摄 科大讯飞(SZ002230,股价43.76元,市值1017亿元)高级副总裁、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称,未来的人工智能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AI工程化”能力将成竞争力关键 如今,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为各行各业注入新的活力。于非在大会上援引毕马威数据称,到2030年,数字经济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将达到77%,超153万亿元的GDP贡献将来自数字经济。 那什么是数字经济呢?于非把它总结为“ABCD+MIX”,“A”指AI(即人工智能),“B”指区块链,“C”是云计算,“D”是大数据,“M”指移动互联,“I”即物联网,“X”是元宇宙、量子计算、6G等其他前沿技术。 其中,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于非眼里,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生产力”。他认为,例如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生产资料,人是生产力。而在智能时代下,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人工智能是生产力。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工程化应用的新阶段。如果说2018年人工智能还处于局部场景试点运用阶段,多应用于人脸、语音等领域,那么到了2022年,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医疗、交通、教育、金融等领域,都已经开启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于非举例称,人工智能跟传统工业相结合会产生新的“火花”。比如工业加人工智能会形成“工业4.0”,家居加人工智能形成“智慧家居”,汽车加人工智能是“自动驾驶”等等。 他展示的PPT显示,预计至2030年约70%的行业企业将使用AI技术,为全球增加13万亿美元的附加值。健全、领先的AI工程化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三诺集团董事长兼CEO刘志雄也把人工智能技术摆到了产业发展“引领者”的位置上。他表示,未来的产业趋势是以AI引领,以5G为基础,以物联网为应用,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构建出万亿级智能产业生态集群。 刘志雄称,从产品形态而言,传统的工业硬件产品将走向智能产品。从消费规模来看,互联网时代以PC(电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出货量在10亿台量级,而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终端将百倍增长,或达千亿台量级。 我国AI产业在全球地位如何? 既然人工智能产业重要性愈发凸显,那么我国目前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如何呢? 杜兰援引斯坦福大学《2022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称,从论文发表量来看,2010年到2021年全球AI研究论文每年增长33%,其中中美合作AI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是英美合作AI论文发表量的3倍。 从顶会论文(在某个领域内的顶级学术交流会议中宣读发表的论文)这一维度来看,杜兰表示,中国AI顶会论文发表量高速增长,2021年以28%的增速位居全球第一。不过引用量却偏低,中国AI顶会论文引用量仅占全球的15%。 从专利来看,杜兰称“中国申请量最高,授权量偏低”。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近年来节节攀升,在2021年达到了近52%的全球占比。但2021年,全球AI专利授权量中国只占6%,美国占40%,欧盟和英国占比8%。 杜兰演讲中。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安宇飞 摄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是蓬勃发展的,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第二,我们在科技研发的质量上还有提升空间。”杜兰说。 杜兰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是从基础层、技术层再到应用层的。她展示的PPT显示,基础层包括AI框架、AI开放平台在内的AI模型生产,包括AI芯片、智能云在内的算力基础,也包括AI数据资源管理。技术层则包括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应用层是指AI技术在工业、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落地。 杜兰说:“在整个基础层领域我们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包括我们的芯片还是依赖于一些海外市场的供应,算法的能力也还有待提升。”不过杜兰同时也称,在应用层,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非常多,带来了繁荣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来源: 网易订阅 每日经济新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BJUAMDB0512B07B.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