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召开 百度吴甜:AI将不断促进文化产业内容生产力和创作力
2022-07-27

7月26日,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成本,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依托新技术使内容呈现更为生动,更具沉浸式体验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深入融合,将催生新业态和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数字经济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已经融入千行百业的各个领域和生产环节,也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当今,视频内容为大众喜闻乐见。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进行视频内容创作时,可能会受到记忆空间、时间精力等因素限制,而AI能够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形成脚本,再对海量视频素材进行分析、理解以及质量、效果增强等,配以合适的音乐、语音合成富有情感的配音,分钟级甚至秒级生产高质量视频。吴甜表示,更进一步,AI大模型可以做到“博古通今”,根据对主题的理解创作出新的素材,为视频智能生成带来新灵感。在AI技术的支持下,视频生产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效率大幅提升。

现在,数字人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新热点。数字人在品牌营销、互动娱乐以及各类服务场景等的应用潜力巨大,但是制作数字人的成本很高,制作周期也很长。AI技术也可以帮助数字人生产、应用降低成本,比如形象生成、驱动等环节,都可以提效。通过打造面向文化产业的数字人生产平台,如百度智能云“曦灵”数字人平台,使用者不需要完整的运营团队、昂贵的直播硬件设备,一个人就能做一场“数字人直播”,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周期。

数字孪生、虚拟结合、跨模态交互、跨时空等新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各类群体多样化的沉浸式体验需求,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百度地图推出的景区AR导览产品功能,首个上线的是基于AR技术实现的圆明园的大水法遗址复现。游客使用百度地图游览圆明园的过程中,通过AR导览功能即可在手机上欣赏到三维重建后的大水法原貌,从而对历史文化的感受更深刻。依托百度深度学习平台飞桨,开发者在传统文化和科技的结合中也找到了创新点。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在读研究生王梦瑶利用飞桨图像分割技术,将国画中的人山水树花鸟等元素分割出来,并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全新的3D世界重塑,用户可以通过VR设备,在历朝历代经典国画山水间游览,在丹青水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吴甜谈到,文化与科技当前最主要的挑战在于跨界融合难度大,犹如左、右脑思维体系的碰撞,需要跨界语言体系、认知体系的磨合。两者的深度融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应对。

一是解决跨界沟通合作的桥梁问题。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需要培养“AI+文化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既懂文化产业,又能够理解新科技的“能与不能”,起到桥梁作用。百度持续开展的AI人才培养,截至今年5月,已经为社会培养了200万AI人才,助力产业科技创新。

二是打造面向文化产业的科技平台,为创造更多可能性提供基础。百度飞桨作为人工智能平台已经积累、沉淀了大量新技术,能够把技术标准化、自动化、模块化地输出给产业,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大规模应用AI技术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研发周期长,应用落地流程复杂,多端、多平台、多硬件适配难等问题,大幅降低应用门槛。同时,需要面向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入,以针对性支撑,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支持的行业大模型,基于通用的大模型技术结合行业特有数据、知识进行学习,面向行业的特色问题有更强的解决能力。目前,百度联合国网、浦发、航天局分别发布了电力、金融、航天领域的行业大模型,加速新技术在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来源: 百度 青瞳视角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9498522420013761&wfr=spider&for=pc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