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反弹的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放眼金融行业,银行贷出去的钱在空转,货币政策效果欠佳,地方财政的岌岌可危等等现象占据了当下的经济形势。那么作为金融人,我们难道要困在其中吗?还好在行业动荡时期很多人选择的都是继续深造,对于金融人最佳的充电平台肯定是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管理硕士项目发至今已有10年,成功举办9期,累计培养毕业生近323人,为国家金融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学生在职学习,学制18个月,毕业后可获得由美国杜兰大学颁发的金融学硕士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那么什么样的课程设置如此吸引着金融圈的大咖们呢?一起来看看项目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讲授的具体内容。
《国际金融》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奇渊老师讲授。徐奇渊老师也是执教MFIN项目该门课程七年之久的老师。 国际金融是金融管理硕士专业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重点讲授了开放的宏观经济学相关知识,在封闭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汇率、国际收支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内容涵盖了国际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国际金融的进本原理和学科方法等。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汇率的形成及其变化的影响,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分析,国际储备的概念及分析,开放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国际协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演变,人民币国际化的缘起、发展和展望,国际金融体系重建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 《公司金融》本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财务会计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瑜老师。李老师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行业实操经验,先后主持过“上市公司财务异常与财务预警研究”、“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研究”等重点课题,同时兼任北京市国资委及财政局财务专家顾问、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展与宣传委员会理事、财政部内控咨询专家组成员、北京内部控制联席会议专家组成员等重要社会职务。 课程主要涉及公司金融的概念和理论范式,及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公司并购等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紧贴现实热点,以“导论与基本概念”“筹资管理”“投资与估值”“资金运营管理”“股利分配政策”“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金融战略与价值管理”“公司兼并与收购”八个章节内容讲授教学。 《计量经济学》本门课程的主讲人,是金融管理硕士MFIN项目学术导师张涛老师。张老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数量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品牌战略中国规划研究院副秘书长,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等省部级重大课题多项。 计量经济学是融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为一体的综合实证科学,是经济管理研究与行业实践重要的分析工具来源。融通理论体系并实现在工作场域的迁移运用,是设置本门课程的重要使命。张涛老师首先以“逻辑世界”“数据之本”为切入点,在串联计量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及等经典单方程模型进行了深入讲解,并着重对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滞后变量、时间序列等专门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课程最后,张老师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实操经验,就大数据综合集成研究、决策AI等学科最前沿问题,及十四五期间相关问题在经济预测、产业规划、地方治理中的运用前景,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私募股权》本门课程的主讲人,是金融管理硕士MFIN项目学术导师郑联盛老师。郑老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曾任中信建投证券研究部资深宏观策略分析师、副总裁、广发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兼首席宏观策略研究员与TMT行业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审慎监管,在《中国金融》等顶级期刊发文100余篇。 “私募股权”隶属于创业金融,是公司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也和管理学中创业学等有着紧密关联。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课程,“私募股权”在国内外金融学科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主题分别涉及“PE的宏观与产业关联分析”、“PE的基本概念与中国实践”、“项目遴选、前期调研与商业计划书”、“尽职调查与企业估值”等。在教学过程中,郑老师充分结合自身的实操与研究经验,对于德日工业转型、中美贸易交锋、中国东部沿海产业发展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与讨论,同时紧扣课程主线,将所有鲜活的案例,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相关的宏观经济、产业结构和制度体系,夯实宏观、中观及制度的基础进行了连接,让同学们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
虽然列举的只是部分课程,但足以让内行人们意犹未尽。在我们不断选择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做的到或做不到,其实是与否仅在一念之间。中国社科院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管理硕士将在你“充电”的过程中帮你坚定的迈向金融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来源: 腾讯新闻 https://new.qq.com/rain/a/20220825A076T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