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社论」新能源汽车早晚要学会自己走路
2019-08-14

受6月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的影响,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7%。上一次新能源汽车负增长还要追溯到2017年1月,那次是因为业界预期补贴政策将要调整而出现观望情绪。

新能源汽车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但在汽车总产销量中的占比依然很低,而两次负增长都与补贴政策这根“指挥棒”密切相关,难免使观察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力”产生疑问。

接受了多年的外部输血之后,新能源汽车有没有生成自我造血能力?在补贴逐渐减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如何迎接燃油车的竞争,又有哪些厂商能笑到最后?检验的时候到了。

过度悲观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政策的加持并未结束,现金补贴政策将由双积分政策接档,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但游戏规则的改变注定将带来新一轮洗牌。而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只有解决消费者关心的痛点,为用户提供真正优于燃油车的体验,才算学会了自己走路。

经过这些年的行业发展和知识普及,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已不陌生。不过随着初相识的“朦胧美”褪去,粗粝的现实正在显现,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过长、二手车残值低等行业性的通病,成为阻碍人们拥抱新能源的“拦路虎”。

市面上有些新能源车型一旦去掉补贴成分,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便毫无性价比可言,这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多次爆出的“骗补”事件更是伤害了公众的信心。补贴政策的调整也是为了刹住不正之风。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是不容否认的。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能源密度与2011年比提高了一倍,续航能力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大约降低一半。不过在生活中,很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依然是出于不得已,比如不用摇号。

一个以“革命性”自居的新生事物不可能永远作为次优选择安身立命。新能源汽车不管在环保、减排等方面有怎样的潜在优势,都不能一直以技术迭代的长期愿景透支消费者的耐心。车毕竟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想象的。

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为彻底“断奶”早做打算,要有“我命由我”的底气和能力。而政策层面对市场数据的起伏大可多一些定力,让“无形的手”去做选择,哪怕看到有的选手踉跄、摔倒,也不必急着去扶。市场会分化,谁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竞争优势,谁只是被台风吹上天的“猪”,将一目了然。

来源: 澎湃新闻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