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银行:成为雄安这片试验田上的“金融主力军”
2019-09-11

  从北京出发,沿荣乌高速向南一百多公里,雄安新区地标容和塔静静矗立在容城南大门处,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车流。通往城区以及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道路两侧绿树成荫,一条宽广的生态型绿谷正在形成;往东三十公里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堪称“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即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是已经两岁的雄安新区展现给世界的全新面貌。从新区顶层设计到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建设阶段,关于未来城市的畅想,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过去两年里,雄安新区实施了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同时,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雄安新区有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各类市场主体和相关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对接雄安建设,探索构建“雄安模式”下的金融服务和投融资体系。 

 

  “两年里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雄安建设。”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下称:中行雄安分行)副行长杜雅红从2017年4月分行筹备之初,就参与到针对雄安新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当中。两年时间里,她亲眼见证了雄安的起步和发展。

 

  创新顶层设计

 

  2017年4月19日,就在雄安新区成立不到一月,中国银行总行成立“中国银行服务雄安新区决策委员会”,开辟“绿色通道”,涉及新区事项“特事特办”, 以新产品、新模式、新机制、新架构服务新区建设。

 

  “在关于雄安的很多事情上,中行的决策程序比较快,跟决策委有很大关系。”杜雅红说。

 

  2018年4月20日,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正式成立,在机构人员、审批权限、准入标准和信贷规模上为新区提供有力支持。当年7月,中国银行总行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战略实施办公室,作为决策委员会秘书机构,统筹集团资源,贴合新区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从一开始,我们就重点从引资引智的角度去考虑如何通过金融服务支持新区发展。”杜雅红强调。三个月后,中国银行与河北省政府在河北石家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支持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2019年7月,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就进一步支持雄新区建设发展工作与新区座谈,并与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发力金融科技

 

  雄安新区承担着培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的重大历史使命。金融是疏通国民经济的血脉,更是支撑民生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作为最早一批进入雄安新区的金融机构之一,中行雄安分行从雄安建设的“第一签”开始,就已经启动了对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

 

  2017年9月,雄安新区依法启动临时办公区建设前期临时占地工作,并与相关村民签署临时占地补偿协议,这成为雄安新区与老百姓的“第一签”。中行雄安分行负责临时占地补偿费的发放工作。

 

  从传统金融业务起步,中行雄安分行开始融入雄安整体建设蓝图中。“如何有效服务新区当下的土地征迁和住房租赁,如何建立适合新区的投融资模式,这都是我们当时探讨的重点。”杜雅红强调,从第一笔业务开始,中行雄安分行就围绕多项业务数字系统的开发管理与雄安新区各个部门机构进行试行对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雄安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应用新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设智能高效宜居新型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为助力雄安稳妥推进土地征迁工作,2017年10月,中国银行汇集相关部门研发人员,正式参与开发雄安新区土地征迁系统。征迁伴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随着大批建设者投身到雄安新区的发展建设中,保障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权益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集合所有建设者的底层数据,在总行统筹下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进行数字化系统开发,这也是建设‘数字雄安’的要求。”杜雅红指出。

 

  中行雄安分行项目组从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出发,通过雄安建设者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成功实现了政府监控、项目管理、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为新区建设者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劳务权益保障。目前,该平台已在雄安新区大树刘泵站改造项目、截洪渠景观一期项目中落地。

 

  从雄安新区成立到现在两年时间里,中行雄安分行先后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土地征迁系统、区块链资金管理系统、建设者信息管理平台、雄安集团智慧森林系统、雄安集团招投标系统、住房租赁平台等六大系统的开发建设,依托自身金融科技服务优势,为雄安新区建设中的智慧场景搭建提供了看得见的样本。

 

  引入境外“活水”

 

  “加大对雄安新区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事实上,新区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

 

  在雄安新区成立前,三县地区金融结构单一,以国有银行县支行和农信社为主,金融产品和业务种类匮乏。同时,由于以前当地经济开发程度较低,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吸纳程度不足。

 

  在杜雅红看来,投融资是后续所有建设、管理和运维的起点:“既要引入外资,又要吸引全球的创新要素。”她表示,中国银行的国际经验和海外资源派上了用场。

 

  2018年1月31日,中国银行与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共同签署《关于雄安新区金融科技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在新区启动区建设金融科技城达成共识。

 

  英国金丝雀码头集团是英国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在金融科技地产运营和管理方面具有成熟的实例和丰富的国际经验。本次合作,中国银行通过跨境资源整合吸纳创新要素,雄安新区国际化引资取得阶段性成果。

 

  杜雅红告诉记者,中行雄安分行将充分发挥中银集团的海外资源优势,继续配合雄安新区管委会对接香港、澳门等境外资本市场,为雄港基金、雄澳基金落地提供专业支持,协助海外发债、海外资产管理等业务,并引入国际一流企业参与新区建设。

 

  多点开花全面突破

 

  创新是雄安的动力之源。雄安之新,就在于用一场技术和思维的变革,来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随着《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公布实施,重大工程陆续开工,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也在持续加强,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对于新区建设越来越重要。

 

  “我们针对新区具体情况,对企业客户实行绿色通道、高效审批机制,主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区建设提供创新授信政策和融资产品。”杜雅红介绍,中行雄安分行正全力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项目融资。 

 

  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末,中行雄安分行已为1889家企业提供结算服务,并为新区项目及入区企业批复了2000亿元信用总量。其中,中国雄安集团占183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京雄城际高铁、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依托中银集团的海外资源优势,中行雄安分行成功吸引到国际化资本投身于新区建设。同时,还发挥自身综合化经营优势,聚合中银旗下证券、保险和基金等各板块资源,全面对接雄安新区市场。

 

  “除了为新区多渠道筹措建设性资金,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也是战略重点。”杜雅红说。

 

  据悉,中银集团将依照“立足雄安,服务全国”的思路,在雄安新区设立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总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土地征迁和居民安置等多个重点领域,为新区提供优质的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服务。

 

  针对个人客户,中行雄安分行筹建雄县昝岗支行、安新建设南大街支行,不断完善助农服务点的金融服务,搭建线上支付场景,与辖内三县医院、公交公司和2600余家商户建立合作关系,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不管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还是支持进驻雄安的央企国企,我们都在全方位布局。”杜雅红坦言。

 

  创新顶层设计,发力金融科技;引入境外“活水”,助力国际化融资;多点开花,推动多元化普惠服务,两年来,中行雄安分行在这片近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断积蓄力量,有序生长。正如杜雅红所说,“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理应成为支持雄安建设的金融主力军。对我们来说,雄安又是一张白纸,因此这里也是我们战略实施的金融试验田。”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网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