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物极则反,当一样事物达到其顶峰时就要面对随之而来的下坡,而新能源补贴同样如此。在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退坡,相对过去的政策性扶“贫”,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意味着这一行业的政策推动力开始减弱,在其身上附带的各种光环也逐渐变淡,开始显现其本质面孔。 当然,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及其市场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并不会一夜取消,毕竟技术不成熟所带来的高成本及市场配套和接纳性,依旧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突破的重点,此时取消补贴,显然是把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扼杀在摇篮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到成熟之时,政策性扶持正式离场,新能源汽车又在扮演什么角色? 新能源车并不是燃油车的替代品 当新能源车大张旗鼓地进入市场时,很多人都觉得新能源车将替代燃油车成为未来的汽车市场主力军。这种想法源于各种扶持政策和车企推行新能源车的极大热情。但大家又是否有想过,其实新能源车并非洪水猛兽,并不是逼迫燃油车退幕的强硬势力。其实回顾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最简单直接的表现源于市场销量,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1%和15.8%。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9万辆和79.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1.6%和32%。 从市场环境上来看,新能源汽车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大幅度的销量提升为新能源汽车持续造势。但如果去细化新能源汽车销量表现,其实不难发现,这接近80万的产销量还比不上两款热销燃油车的销量总和,再加上各种销量水分,例如汽车服务业燃油车更替电动车,可谓是大比例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激增是事实,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猛烈,因为新能源的本意并不在逼退燃油车,而在通过另一种方式丰盈我们生活。 新能源汽车改变的是生活方式而非行业本质 说到新能源车,肯定脱离不了环保、节能等标签,但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来定义新能源车呢?它又是附带什么标签?以电动车为例,其本身的产品优势在于出行成本低,相比燃油车来说,在成本支出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基于电动车本身的驱动形式,在前半段动力输出方面同样有着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优势。但相对的,电动车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如充电时间长、速度越高电力消耗越快,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电动车的能耗问题可能会成为硬伤。 但如果你深入探究,你会发现电动车其实在弥补着燃油车的各方面缺点,如出行成本和动力需求方面,相比之下,电动车更适合城市短距离出行,但当太多人盯着电动车的缺点时,却忽略了电动车的优势和其原本的产品初衷。试想一下,如果电动车推出时,其定势方向是要满足小范围出行需求,这是否非常迎合电动车的产品表现,例如城市出行刚需,既解决车牌限制,同时又满足能耗需求,又或者是当家里需要第二辆车来细化出行需求时,电动车是否显得更为合适,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合适的城市用车。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到来,其初衷并不在于推翻现有的燃油车市场,更多的是在丰盈消费者的出行结构,新能源车并非洪水猛兽,只是在某层面上令市场形成消费错觉,例如政策性扶持。 政策性扶持仅为发展导向 新能源汽车最强大的优势莫过于政策性扶持,新能源牌解决车牌问题,补贴政策带动车企研发热情,同时也降低车价,降低前期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带来的车价高企问题,同时也平摊了研发成本,从技术到市场,扶持政策都有着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但也正是这种全面性的扶持政策,让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市场都认为新能源汽车将覆盖燃油车成为最大的汽车产品,因为牌照限制加上愈加严谨的排放限制,给人一种燃油车市场要被挤压消灭的错觉。实际上,无论是从现有市场还是未来发展趋势,燃油车市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及就业岗位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说要替代就能替代的,只是在强制性限制和明显的扶持倾向的对比下,突显出燃油车明显的市场劣势,但终有一日,新能源补贴也会离场,这两者间的优势差距就会得到平衡。 当新能源补贴政策完全取消时,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定向将完全显现,而目前的补贴政策主要作用在于维系新能源持续发展,同时刺激车企去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技术,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尽早成熟,充当一个可靠的代步角色。到了那时候,续航其实并不是市场判定新能源汽车好坏的重点,而是基于生活出行需求来定义一款新能源汽车是否适合自己的需求,就好比你现在买燃油车追求不同层面车型所带来的动力或油耗,而新能源车则追求出行半径,细化出行的需求,这两者是并不存在冲突。新能源汽车更多的是在丰富你的生活,更精细化地去管理你的出行。 来源: 易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