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张“绿色借记卡”,去绿色农产品加盟店消费可以打折,绿色出行可以打折,未来生活垃圾分类还能积分,这是华夏银行丽水分行将绿色金融以一种接地气方式落地的新实践。 记者日前赴杭州、湖州等地调研,发现近年来围绕对绿色产业、生态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当地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加速行动,给绿色金融实践添加了不少鲜活案例。 搭建体系化标准和平台 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近年来在绿色发展上下了大功夫,金融监管部门也在创新上马不停蹄。 湖州市金融办副主任潘春晖介绍,湖州为了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形成体系化、平台化的运作模式。“我们围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已经制定发布了多项地方标准,涵盖了绿色融资企业的评价规范、绿色融资项目的评价规范、绿色银行的评价规范,以及绿色金融专业机构、美丽乡村建设、绿色贷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区域型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等方面的标准。” 在此过程中,金融科技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湖州已经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涵盖三个“通”,分别是绿信通、绿贷通、绿融通。值得一提的是,绿色认定的评价机制绿信通依托浙江省公共数据平台和湖州城市数字大脑,实现了金融科技的赋能,让绿色认证更加透明高效,“深绿”、“中绿”和“浅绿”企业一目了然,分别给予12%、9%、6%的贷款低息补助。 绿贷通是企业与银行的对接平台,绿融通则是企业与资本的对接平台。“绿贷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城镇的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烦的问题”,潘春晖介绍,绿贷通采用抢单服务、限时服务、上门服务三大机制。“原来是企业找银行,现在就变成银行找企业。只有前三家抢着单的银行,才有机会和权限进一步跟企业接触,了解企业具体融资需求。银行三天内必须对接企业并提供上门服务,九天内需要给出授信结果。”此举不仅帮助全市1.2万家企业获得授信1200多亿元,而且激发了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活力。 湖州市银保监局副局长蓝春峰表示,“2017年研发了全国首个地方性的绿色银行评级系统,2018年在此基础上又研发了全国首个绿色银行综合发展指数,简称‘绿银指数’,通过对银行机构的监测和评级,推动银行绿色化程度提高。” 开展多项绿色金融实践 蓝春峰介绍,华夏银行在安吉成立了全国股份制银行中第一家绿色支行,“按照银保监会绿色信贷统计,该行绿色信贷占比已经接近60%。” 除了专门建立绿色支行,华夏银行还在浙江进行了诸多其他形式的绿色金融尝试。如杭州分行在绿色信贷常规品种以外,还开展ESG绿色理财、绿色借记卡、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基金、绿色票据、绿色租赁、绿色同业收益权投资业务等绿色金融业务。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存量绿色租赁业务达30.7亿元,还在湖州市成立了绿色青山百亿元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绿色项目的投资,业务余额40多亿元。在湖州、衢州两个国家级绿色金融试验区投放了全省银行业首笔和第二笔世行转贷项目,合计引入世行资金1800万美元,丰富了地方绿色金融实践经验。 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绿色信贷余额130.90亿元,表内外绿色金融业务余额达207亿元,其中绿色信贷业务在全行系统内占比超过六分之一;表内绿色信贷累计投放金额413亿元,通过城镇化建设基金、同业收益权投资、租赁等表外渠道累计投放132亿元。未发生绿色信贷项目贷款逾期欠息,保持零不良和零逾欠。绿色信贷业务占对公贷款达到18%;累计绿色项目共232个。 华夏银行总行也在加强统筹规划,专注于能效融资、清洁能源融资、环保融资和绿色装备供应链融资,建立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在内的产品体系,开发了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绿色项目集合融资、能源综合系统化服务、光伏贷、排污权抵质押融资、碳金融、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在内的一系列特色产品。 龙头企业绿色转型 在政策支持和绿色金融资金引入的背景下,湖州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绿色制造的转型潮。 湖州市地标建筑、高288米的东吴双子大厦的建造方浙江大东吴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大东吴集团董事长吴淑英表示,公司正在发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加大推进绿色建筑实践。目前正在建设绿色工业化的产业基地,可通过现场装配式安装实现“绿色赋能”。“在这种模式下,整个建造工期可以节约50%,现场工人可以减少70%,施工操作可以减少70%,建筑垃圾可以减少90%,现场施工作业可以减少90%,现场焊接可以减少90%,现场粉尘可以减少90%,现场噪音可以减少90%,材料可循环利用可以增加70%。” 据了解,大东吴集团还在南浔建立20万平方米的绿色制造产业园,拟引进绿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我们跟华夏银行有三个亿的合作,我们目前对于上述项目也在继续跟华夏银行洽谈。” 记者还走访了另一家企业,美欣达集团旗下的旺能环保。美欣达集团是湖州老牌民营企业,2007年开始向绿色产业转型,并在2008年建成了第一座垃圾发电工程。2017年9月,集团大力发展的垃圾发电板块登陆资本市场,宣告集团正式从纺织印染的传统行业转型至环保产业。 2018年,该集团节约标煤18290吨/年、节约用水12万吨/年,累计处置生活垃圾2464.6万吨,减少碳排放877.5万吨,累计处置病死畜禽545万头,累计处置工业危废29.7万吨,三家热电企业为9个乡镇提供清洁能源,减少小锅炉360多个,累计处理餐厨垃圾19.5万吨。 旺能环保有限公司致力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从2006年投资兴建第一家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至今,旺能环保在浙江、广东、福建、河南、四川、安徽、湖北、广西、贵州等9个省及自治区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达30余个,其中已经运行的项目有14个,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0多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旺能环保发电项目遍布全国多地,所以是由华夏银行对我们进行总部授信。华夏银行给我们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审批效率非常高。华夏银行之前给我们的融资利率在所合作银行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又有明显下降。”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