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热点】我国能源综合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2021-07-20

我国能源综合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多种能源协同发力有效保障迎峰度夏高峰期电力等能源需求▲侯月、太焦铁路是“晋煤外运”大通道,为确保国内市场“迎峰度夏”电煤储备充足,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时调整电煤运输组织方案,采取迂回运输等措施,发挥瓦(塘)日(照)重载铁路运输优势,多措并举提升电煤运输效率。7月14日,工作人员在太焦铁路东坡站附近的线路上作业。
(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进入迎峰度夏以来,受华东、华中、华南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全国发用电量持续攀升。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运行局获悉,7月14日,全国发电量、最高用电负荷同创历史高峰。当日全国发电量达到271.87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入夏前历史峰值(今年1月7日259.67亿千瓦时)增长12.2亿千瓦时;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1.92亿千瓦,较历史峰值(今年1月7日11.89亿千瓦)增长0.03亿千瓦。
华东、华中、南网3个区域电网和河北南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陕西、宁夏12个省级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广东、江苏、浙江最高用电负荷分别达到1.34亿千瓦、1.21亿千瓦和1.0022亿千瓦,其中浙江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长8.1%,成为全国第三个最高用电负荷过亿千瓦的省级电网。
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高温天气导致全国发用电快速攀升。国家发改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消费持续回升,投资逐步恢复,外需持续旺盛。1—6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全国工业用电量达到2.6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占全社会用电量66.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3%;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大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1%、21.2%和26.3%。7月份以来工业负荷保持高位运行,浙江工业负荷占比超过60%,江苏工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5%以上,同时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华北南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内蒙古、湖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部地区达到40℃。受此影响,全国空调制冷负荷集中释放,用电负荷进一步攀升。
“面对今夏首个快速攀升的用电高峰,全社会用电平稳有序,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能源综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该负责人说。▲6月21日,四川雅中到江西鄱阳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是国家电网服务“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大项目,途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5省,全线总长约1696千米,设计年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图为工作人员在江西鄱阳湖换流站巡检(6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据介绍,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稳步夯实。目前,全国发电装机超过22亿千瓦,装机能力充足。一是风电、光伏发电快速发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超过2.8亿千瓦、2.5亿千瓦,均位居世界首位,且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将长期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二是核电、水电能力稳定增长。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在运在建总规模世界第二,在建规模世界第一。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7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白鹤滩水电站首批3台机组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清洁电力供应能力。三是气电、煤电互补支撑。气电装机接近1亿千瓦,煤电通过淘汰落后机组、持续优化装机结构,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通过气、煤资源的优化互补,强化了电力兜底保供支撑能力。四是深度调峰能力增强。抽水蓄能在运、在建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超过8000万千瓦,切实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有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保障电力供需平衡。五是大电网实现了高水平电力余缺互济。“西电东送”规模接近3亿千瓦,加快建设以特高压技术为基础的骨干网架,实现了电力大范围优化配置,在局部地区电力供应偏紧时可以依靠大电网有效给予支持。
煤炭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能够保障迎峰度夏高峰用煤需要。近几年来,国家有关方面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持续推进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为保障迎峰度夏高峰用煤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撑。7月14日,全国统调电厂耗煤743万吨,创历年迎峰度夏日耗新高,但供应总体上有保障。一是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国家在积极推动低效无效落后产能加快退出的同时,通过减量置换的方式不断增加优质先进产能,目前120万吨/年及以上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80%以上,在产煤矿产能利用率提高到80%-90%。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优质先进产能1.4亿吨/年以上,下半年还将新增近1.1亿吨/年,及时补充市场供应。二是煤炭储备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正在推进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形成1亿吨政府可调度储备能力,主要分布在煤炭生产集散地、消费集中地、主要铁路运输节点和接卸港口。今年以来,国家根据煤炭供需形势需要,先后4次向市场投放了超过500万吨国家煤炭储备,并将继续向市场投放1000万吨储备,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三是进口煤补充作用明显。针对今年煤炭进口资源减少的情况,国家有关方面鼓励国内企业及早对接国外资源,提前锁定资源和价格,6月份我国煤炭进口2839万吨,同比增长12.3%。根据进口煤订单情况看,预计7、8月份还将保持继续增长态势,7月份有望突破3000万吨,较好地补充国内煤炭供应。▲ “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现落位于地处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陵水17-2)气田。该气田是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图为在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拍摄的“深海一号”能源站和为其铺设管线的作业船(5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气源支撑体系更加多元化为燃机应急顶峰发电创造了条件。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做好油气田安全稳产增产,国产气保持5.8亿立方米/日左右的高位水平;进口管道气稳定在1.7亿立方米/日的高位;LNG接收站接卸能力充足,日均供应3.5亿立方米以上;管存保持高位,可调节能力强;各大地下储气库按计划进度注气。目前,天然气供应充足稳定,为南方部分地区燃气发电提供充足资源保障。有力有效地保障了气电大省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顶峰发电用气需求。
多种能源协同发力有效保障了高峰期电力等能源需求。迎峰度夏以来,从单日最大发电量来看,燃煤机组约169亿千瓦时,气电9.7亿千瓦时,水电54.3亿千瓦时,核电稳定在11.8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合计31.3亿千瓦时。综合来看,多种能源协同发力多发满发,在一次能源、来水和风光资源较为理想的情况下,预计最大可满足日用电需求超275亿千瓦时,高峰期电力等能源需求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保障了7月14日电量、电力“双高”峰值期间全国电力运行总体平稳,部分地区高峰时段实施错峰用电,重点用户用电和民生用电未受影响,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近日,受局部地区降雨、气温下降影响,全国发用电逐步回落,各地错峰用电规模显著减少,电力供应保障更加稳固。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刘政)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来源: 澎湃新闻-The Paper 中国改革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72531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