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电影工业4.0,流程再造精彩上演
2022-02-11

一场巨变,中国电影工业4.0的巨变,正在行业内发生。在圈外人还在追剧、“吃瓜”的时候,行业内已经是鼓角声闻,大地震颤,新力量正在破土而出,全行业的大迁徙与竞逐赛已经上演。

如果要给中国电影工业4.0画像,那么它应该是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为引领,以智慧拍摄、后期制作前置为特征,以流程再造为目标,进而实现电影制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我们总在讨论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差距,中国电影工业4.0也许可以给中国影视业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变革,江苏影视业又在如何落子、布局?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探访和采访。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

为造梦人造一个“梦工厂”

10年前,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揭牌,主打科技拍摄+后期制作,被称作“华莱坞”,成为中国电影工业3.0的代表;10年后的今天,这里正在落子布局电影工业4.0。

在园区的明星企业诺华视创,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虚拟拍摄技术,女演员在空荡荡的绿幕前行走,显示器上出现自动合成场景,她与身边的绿植、办公桌椅,面前的落地窗和窗外的高楼大厦合成得天衣无缝,看起来完全像是实景拍摄。而在另一个场景中,演员穿上动作捕捉服表演,显示器上看到的却是身穿机甲的战士做出相同的动作。与传统绿幕拍摄需要后期制作、合成不同,虚拟拍摄所拍即所得,这就意味着工作流程从先拍摄后制作,变成了边拍摄边制作,制作周期可以被大量压缩。要实现这种流程再造,首先要有强大的算法算力,可以当场实现影像合成和初步渲染;其次要有5G支持,才能实现海量数据几乎无延时传输,使导演在现场就可以看到“准成片”效果。

无锡华莱坞文化管理集团公司总裁吕建平告诉记者,还有一种方式可以使拍摄变得更简单,那就是用LED屏搭建拍摄空间,播放的影像可以模拟各种场景,例如拍摄摩托车在隧道中疾驰的场面,演员可以在原地表演,LED影像飞速后退,配合电脑编程控制灯光,在演员脸上打出变幻的光影,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他表示:“这样拍摄既可以确保演员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封路的麻烦,还可以自如模拟太空、极地等极端环境,已经在业内普及开。”

在这里,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可以被清晰感知,从10年前特效团队整体来自国外,到如今只有几位总监来自国外,特效制作基本由中国团队完成。2019年初上映的《流浪地球》被视为中国科幻电影开始崛起的标志,主特效制作就是园区企业墨境天合,如今《流浪地球2》也在制作中,计划于明年春节播出。行走在园区,工作人员指点着一座座影棚告诉记者,《中国机长》剧组曾在1.2万平方米的影棚内搭建了完整的飞机内景;8号棚在拍摄《中国医生》时复制了一个方仓医院;综艺节目追求电影品质,《追光吧!》和《为歌而赞》正在录制,B站跨年晚会、央视网络春晚也是在园区录制的。2021年,83部园区重点拍制影片上映播出,其中包括电影《长津湖》《刺杀小说家》《我和我的父辈》《你好,李焕英》《悬崖之上》《守岛人》,电视剧《功勋》《理想照耀中国》《雪中悍刀行》等;由园区重点企业星皓影业出品的《澎湖海战》被列入了“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影片。

“电影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化,算法算力驱动着拍摄、制作流程再造,5G使数据无延时流动,云技术实现全球协同,人工智能把建模、剪辑等环节变得极为迅捷,科技给电影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制作过程智能化。”吕建平很坚定地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并且透露园区将围绕核心技术建设实验室和技术平台,将投资一个2亿元打造2个智能虚拟拍摄棚,投资2亿元建设存储和渲染云平台。按规划,园区三期投资20亿元,四期投资10亿元,五期投资10亿元,最终要实现管理、拍摄、制作、孵化、全球协作等诸多平台的智能化。

当被问到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希望在世界电影版图中的定位时,吕建平说:“我们想成为国际化电影工业园区的一个标杆。如果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那么园区愿为全世界的造梦人提供一个‘造梦工厂’。”

扬州·中国电影世界:

智能化摄制需要科技“百宝箱”

在扬州空港新城扬州·中国电影世界核心板块扬州影视基地一期工程现场,林立的影棚大部分已浇铸好钢筋水泥框架,部分影棚已封顶正在安装ALC声装一体板,脚下土路路面被挖掘机、铲车、吊车等压成了粉尘,全线实景娱乐扬州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姚德义头戴安全帽对记者说:“我们脚下将来就是室外漂流河拍摄区,约30米宽,对面是室外水戏造浪区,连接数万平米可拍摄水域。整个室外水景拍摄区可以模拟滔天巨浪、救生训练、海上救援等影视场景,还可以做水景秀,整个系统采用无线远程控制。”

联合国际顶级的水动力学研究机构,扬州将拥有国际电影工业体系中最先进的水景拍摄中心,包含室内、室外两个区域,其中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室内恒温水景拍摄区面积超9千平方米,水池最深处超过11米,可以满足湖海造浪、山洪、海啸、瀑布、溃堤、河流等水戏拍摄需求,U型人物池可以完成角色水下近景及特写拍摄。姚德义说:“我们希望提供一站式水戏拍摄解决方案。”

扬州与中国影视业巨头光线传媒等联手共建的扬州·中国电影世界显得雄心勃勃,项目占地约4000亩,涵盖影视、文创、科技、旅游、金融、教育等多领域,打造“产业园区、实景娱乐、商业街区、文化品牌”互融互生、资源共享的发展模式。

“中国电影不缺单点突破的工业技术与先进的设备产品,但缺系统工业化思维框架下管理、内容与产品质量的协同与提升,缺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基于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智慧园区大脑,解决行业痛点。”全线实景娱乐扬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袁虹这样阐述扬州影视基地的运营理念。

电影可以在银幕上呼风唤雨、爆炸飙车、枪战肉搏,然而它的痛点却很少被谈及。比如,今天盖楼房,预算与实际支出的误差不到10元/平方米,投资电影时却粗放到只知道谁导演谁主演,眼睛一闭就砸钱;超支、超期成为行业痼疾,前期拍摄占用后期费用,作品播放时被嘲笑“五毛特效”;在买煎饼都刷二维码的年代,剧组工作人员还用箱子装现金,给群演发劳务费;而群演全靠口碑、蹲守接活儿,没有任何平台可以给他们打好评、差评;服化道选购时只能到库房看实物,连“淘宝”水平还没达到……

在电影工业4.0的进程中,基地要配备什么样的“工具箱”才能解决这些痛点、堵点、难点?基地内一个个构想正在落地生根:标志性的5号影棚高度超过10层楼,面积比标准足球场大得多,可以满足飙车、球赛、造山、建楼、太空等特殊拍摄需求,当这里拍摄大片时,基地的数字影音中心将提供对白、音效、剪辑、全景声预终混、调色、审片等影视全流程制片工艺,实现拍摄与后期制作一体化;虚拟特效棚LED环幕、动作捕捉、MoCo特效以及3D扫描等国际领先的拍摄制作技术,为导演提供不受约束的创意平台;基地联合电信运营商研发的远程审片系统,结合5G技术,可以让身处异地的制片人、投资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远程审片;开发群演以及服装、道具的线上管理平台,拍摄之余还可以租借或销售给动漫、游戏、Cosplay、剧院和文旅业,实现“破圈”;一个虚拟拍摄团队一年的薪资高达三五百万元,数字影音中心工艺设备的总投资超亿元,基地可以将之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需求方,使影视后期制作企业轻装上阵……而作为国内影视业头部企业的光线传媒,将率先应用全套解决方案,引领电影工业4.0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

袁虹说:“电影工业的本质在于协同,是很多人、工种和流程的协同。电影工业4.0绝不仅仅是单点突破,而是意味着把科技手段融合成拍摄制作的‘百宝箱’,进而实现跨时空、智能化、更深度的协同。”

蓝海彤翔:

这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超级计算起家,创始团队全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蓝海彤翔天然在影视艺术与前沿科技间跨界发展。为北京奥运会宣传片和开、闭幕式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为“天河一号A”超级计算机定制开发动漫与影视超级渲染云计算平台早已是过去时,现在蓝海彤翔拥有国内最大的数字内容技术云平台蓝海创意云,并在平台上搭建超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供数字内容深度服务。目前公司占据国内动画渲染市场60%的市场份额,在香港、吉隆坡,苏州,克拉玛依,宜春和贵阳拥有6个数据中心,是大陆首家TPN认证供应商,获得了美国电影协会和美国内容安全协会的安全许可,可以直接承接好莱坞的业务,服务对象遍布全球42个国家。

一朵“云”的威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显示得淋漓尽致。当时电影《河神2》的主创滞留新西兰,正是在蓝海创意云上,无法见面的数百人共同完成了后期制作,颠覆了用硬盘拷素材送到各地,数百人集中在公司做后期的传统做法。

最新的一次突破,来自5G应用实现了电影摄制的全流程再造。在蓝海彤翔,工作人员向记者作演示:演员在绿幕前表演,画面通过5G传输到蓝海创意云的实时渲染云平台,与设定好的场景合成并实时渲染,再通过5G传输到监视器,导演看到的就是准上映的合成效果,如果不满意就重拍,如果满意后期人员就可以在云平台上开始制作,他们无需到公司使用高配置电脑,只需鼠标、键盘和手写板,在家里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

“5G使得导演的监视器所见即所得,拍摄与制作同步,全流程上云。”蓝海彤翔董事长鲁永泉说,“尤其是拍摄上云,这一点甚至超过了美国,中国的绿幕拍摄不必像好莱坞那样现场搭建局域网,把计算和存储设备都搬到现场,5G使拍摄上云从概念变为现实。”

业界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电影工业化水平要落后美国几十年。蓝海彤翔集团副总裁成文曾留心过,国产电影的片尾字幕上,演职人员的工种比好莱坞出品少大约40个工种,而在行业内,超期超支每天都在发生,成文直言:“中国影视行摄制更像作坊制而非工业化,生产过程靠人工协调,各环节缺乏协同;层层分包产生高价低质,真正用于摄制的资金不到总成本的一半;制作过程不透明,投资人事实上被排除在影视主控团队之外……”

艺术要天马行空,生产却不应随心所欲,电影工业4.0最需要补齐的短板就是电影摄制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这是流程再造的核心。

蓝海彤翔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云平台上嫁接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全球第一且唯一一款全流程的REP制片管理系统“安捷秀”。“举个例子,把剧本变成拍摄的顺场表,以前要由工作人员把剧本读得滚瓜烂熟,再制作成excel表,现在把剧本输入安捷秀,5秒钟就可以完成转化。”鲁永泉说,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摄制的所有环节:投资人可以按拍摄场次跟明星的经纪公司非常精细地谈片酬;即便有ABCD各个组同时制作,总导演也可以坐镇一处在一部Pad上逐帧审片;财务人员可以直观了解项目资金分配,以及每一笔钱的流向;以前遇到天气不合适、导演改戏、主演场次冲突,全剧组数百甚至数千人都要停下等待,调整拍摄场次牵一发动全身,人工调整几乎不可能,如今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统筹人员轻松调度;后期制作通过平台按统一标准分发,全球各地的工作人员无需见面即可领到各自任务,每个人的进度一目了然……

这意味着全行业可以用更少的钱,在更短的时间拍出更优质的作品,游戏《明日之后》的宣传短片通过安捷秀把控流程,项目周期缩短50%,成本节约60%,可以预见,即将到来的是影视产能的一次爆发。

去年7月,美国巨头奈飞(Netflix)推出了自己的云平台计划,与蓝海创意云的相似度达80%,大鳄进场让蓝海彤翔团队一度非常焦虑,鲁永泉说:“指望市场上没有竞争对手不切实际,这恰恰说明我们的路走对了。国家数字化战略带来5G、超算、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是中国独特的优势,我坚定认为中国电影工业正在面临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宏伟

今后,当导演更难也更容易了

2035年,中国将建成电影强国,这是国家电影发展战略。电影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也是科技硬实力发展的重要成果。电影本性是艺术创造与技术创新的高度融合,因而它是人才与科技集聚最密集、制作协同程度最高、引领和破圈能力最强的现代艺术领域。

我们业界有一句话:技术是电影发展的火车头。其言不虚。电影诞生自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没有机器文明,就没有电影的制作与放映。百年以来,电影业一向紧跟科技进步,探索用更好的视听技术呈现电影的崭新魅力。今天全球工业相继进入4.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这是继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后的又一个崭新时代。所谓新时代,意味着重大的科技革命以及成功运用。在此背景下,电影工业也将迎来一场整体变革。国家《“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这样描述:积极把握新技术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电影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电影摄制水平和特效质量,推动影院视听效果、观影体验,运营监管与服务保障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以说,电影工业的4.0时代,将使影视业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这既是国家电影发展的战略高度,也是电影工业4.0的底层逻辑。

技术创新带来电影美学的创新。2009年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阿凡达》创造世界影史记录,其视觉效果如此震撼,核心是数字特效的最新创造与集成。2016年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3D、4K、120帧格式上映,引起格外关注。这部电影以画面高分辨率与高清晰度为特征,竭力展示出数字电影区别于胶片电影的效果。比如高分辨率使得画面可以容纳更多细节,高清晰度使得位移镜头或人物剧烈运动场面,不再虚焦或不连贯。当时我在纽约与李安见面曾问过他:全球有相应播放设备的影院很少,他为什么要坚持拍?他说,百年胶片电影形成的表现能力和美学概念,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而随风而逝。那么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是什么?其表现力会发生什么变化?他想探索。最终,我与李安商定引进《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中国完成率先在全球放映。这是对导演创新精神的致敬。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从来拥有对技术创新的敏感与敏锐。

新的技术导致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当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创作动画经典影片《大闹天宫》,全厂上下花费4年多时间,手绘共有几十万张原稿。而在电影《花木兰》中,一支在三四千个表情各异的士兵群,仅仅画了5张士兵表情图,然后用数字技术合成。技术对电影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电影制作可以协同分享技术体系。比如,基于云计算技术和高速互联网的电影分布式远程跨域协同制作,推动了制作的网络化共享。2012年我去美国与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特技公司—特艺公司商谈建立合资公司,现场目睹了后期制作全球化远程协作的效率与效果。

电影技术的进步,确实会让电影制作出现两极化:一是更草根、更普遍。数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让一般的电影制作似乎更为便利,技术掌握的门槛更加低。比如,现在人们都可以用手机拍摄、剪辑视频。所以,各种人跨界当导演的越来越多,这是好现象。优秀人才总是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另一种是更高端、更为专业。这就需要一批具有艺术创造能力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价值电影人出现。目前全球电影行业出现了以电影数字工程师为代表的新型力量。从分镜头开始到影片最终合成,基本可以用数字技术加以模拟、加以预览;现场拍摄比重正在逐步减少,特技特效分量逐步增强。所以,前几年风起云涌的电影拍摄基地建设,必然面临着转型与更新。从拥有摄影棚多少、外景面积大小为竞争格局,进入以拥有数字技术制作能力和高价值制作人才为核心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后当导演似乎是更容易了,其实是更艰难了。这是因为最顶级导演既要对艺术有深刻理解和表现,又能掌握至少理解最新技术,从而自如调度先进的高技术团队。《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当是这样的集大成者,中国需要出这样的电影大师。

中国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全球瞩目。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电影高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电影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在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对于电影来说,技术创新与艺术创造是电影繁荣的共同标志。所以,推动电影科技的创新性发展,造就一批世界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对于提高中国电影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任仲伦 中国家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

来源: 百度 交汇点客户端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393747261781987&wfr=spider&for=pc

赤同网络 技术支持&Powered by eLooie.com